亡羊补牢总比不补的强,不过还是希望有关部门早一点引起重视,不要老是每次都出事了以后再来补救。一些核心重要大数据信息这么多年都属于是“不出事不管”的状况,在搜集之初很长一段时间都没人去管,这是有很大问题的。类似于滴滴这种重大泄密事件,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居然还没有什么过硬的法条能够管得到,这样下去肯定是不行的。
很多人不理解滴滴的大数据到底有多重要,这么说吧:这是战略级核心机密,直接通天的那种。这玩意儿居然能给泄露出去,实在是让人有点想不到,滴滴的大数据信息重要性堪比中国核武器核心机密,就是这个级别。大数据系统,包括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的各种“智能”,所谓的智慧赋能一切,交通、服务、政务、经济,在安全方面的考虑是在是太少太少了,几乎处于失管失控状态,希望能够赶紧改变。站在军事的角度讲,几乎可以肯定地说:就目前业已泄露的机密而言,已经一定会造成军事上的被动和重大损失,没有危言耸听。很多人不明白区区一个滴滴怎么会有这么严重的问题,我们随便选一个城市来说明,用的是网上的公开地图,一切说明都是基于“假设”,不用来叨叨什么“泄密”了,真的在泄密的东西你意识不到,举例来说明泄密危害的东西你嚷嚷保密,我怀疑你是别有用心。基于大数据的战略情报分析,基础原理极其简单,但是搜集过程极其困难,得到的结论又极其重要,很难引起重视。但是现在这些各种APP利用大数据系统和个人设备完成了这个极其困难的过程,一旦数据流失到国外,造成后果不堪设想。如果我们知道一个城市的疏散通道,那么用核武器摧毁这个城市的时候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假如说一个城市只有三个疏散通道,分别在三个疏散通道的关键节点上空爆炸一枚核武器,造成的损伤远远大于乱打。这个道理很简单,一个城市的人被困在主要通道被摧毁的城市里,核辐射、核灰烬沉降以及后续救援力量无法到达,可以造成很大的伤亡。接到核打击警报之后正在实施疏散,瞄准疏散通道打也更高效。搞到这个数据,在以前其实是个很复杂的问题,疏散通道不等于交通要道,城市规划设计者不是傻子,他们不会给一个城市只规划几个出入口,而是会有主出入口、次要出入口、零散出入口各个层级,每个出入口的效能还与城外道路的水平有关系。这是印度新德里的城市道路地图,图源百度地图。我们可以看到,可能的疏散通道只有9条。在缺乏大数据之前,我们只能往西南方向出城较为困难,通道数量太少,只有一条;但是往东、往北、往东南方向通道数较多。我们只能根据这几个通道的公路水平给出一个大致的疏散模型,准确度是很低的。你现在是一位巴基斯坦核武器指挥官,你怎么制订核打击新德里的计划呢?你只能一个通道给他一发,市中心给几发。9个通道9枚,市中心按照5枚算,每一枚核武器按照50万吨当量计算,做个模型跑一下。我知道网上有“核打击模拟器”,那玩意儿的准确性我很怀疑,这里就不做模拟了,我们就假设这14枚核武器能够有效杀伤30%的人口吧。
现在我有一个类似于滴滴,或者百度地图导航,或者高德地图这样的APP,我搜集好几年的数据,我可以干什么呢?
1、计入使用数量,计入平均速度,分别计入周末和工作日,从而得知每条通道的实际通行能力;2、排除数量干扰,不算有多少人用,只计算出发地与目的地中进出城的那一部分,从而得出每个通道的实际使用比例;很显然对于西南通道,最有效的打击节点在黑色阴影区,这里炸一发,整个西南方向就瘫痪了。
但是什么时候炸呢?
要知道,疏散一个城市也是需要先集中再疏散的,要把分散的人流集中到主干道,再通过主干道出城,什么时候扔下来,杀伤留在主干道上的毫无防护的人最有效?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办到这一点,一号区域的往其中心干道集中,二号区域的往其中心干道集中,三号区域是跨城市集中。这时候我们通过大数据系统分别计算抵达阴影区的时间,就能够预测核打击警报发出以后,阴影区里面什么时候人流最集中。
实际上能够玩儿的骚操作还有很多很多,最终我们能够达成两种结果:1、加大杀伤比例,比如说同样是14枚弹头,杀伤50%人口;2、减少核弹头使用量,用10枚弹头就杀伤30%人口。刚才讲了战略信息的价值,此外还有直接军事窥探的可能性。比如我们知道一个人是在军事部门工作,举个例子,印度斯坦航空公司。哥们儿的手机数据泄露了,他工作日8点出发去一个地方,周末就不去,那这个地方你觉得是干啥的?或者昨天新闻报道某个型号飞机试飞,刚好这哥们儿就去了一个咱们以前没注意到的地方,那这个地方你觉得又是干啥的?像滴滴、美团、百度地图、高德地图这种APP,其大数据系统搜集的信息价值不可估量,一旦泄露造成的危害是很可怕的,这不是股市里几个钱的问题,这是人命、一大片人命的问题。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,我们也不愿意自己的隐私信息遭到泄露,当然这比起要我命来说都不算什么了。希望网信办抓紧时间收紧这些APP,加强隐私信息管理,早早防患于未然。
大号发时政常被删,只能转到小号上来了,兄弟们抓紧关注呀!说不定大号哪天就被端了呀......